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共同的义务有哪些
能够独立开展质量评审。委托生产前应对受托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估,并提供综合评价报告。委托生产期间每年应对受托生产企业开展至少一次全面质量管理评审,定期对受托生产企业进行审核,并按时向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年度质量管理体系自查报告。
法律分析: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建立与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二)制定上市后研究和风险管控计划并保证有效实施;(三)依法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四)建立并执行产品追溯和召回制度;(五)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义务。
应当具备与其经营的医疗器械产品相适应的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的能力,或者约定由第三方提供技术支持。申请《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必须通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验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列明的经营范围应当按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规定的管理类别、类代号名称确定。
委托生产的,注册人、备案人应当对所委托生产的医疗器械质量负责,加强对受托生产行为的管理,保证其按照法定要求进行生产。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具有高风险的植入性医疗器械不得委托生产。在经营环节方面。
本人应届专科毕业,医疗器械类专业,现在医院血透室做专职工程师,想了解...
中专毕业:在同专业或相近专业岗位上见习期满1年,可认定为 技术员, 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可认定助理工程师。 大专毕业: 在同专业或相近专业岗位上见习期满1年,可认定 为技术员,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可认定为助理工程师。
对于各种手术的器械纱布清点贯穿于手术始终,由器械巡回护士共同清点3遍(术前,关体腔前,关体腔后),器械检查认真细致,包括对有齿镊的齿有无,器械有无松动,关节螺丝有无遗失,有带纱布带的有无都要一一检查,防止因器械而造成差错。
拥有10台透析机以下的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10台透析机以上的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现场检查临床使用科室、库房是否使用 (5)制定临床使用的植入与介入类医疗器 存在过期、失效或者技术上淘汰的医疗器械;抽查 2 年内植入与介入类医疗器械使 械使用登记制度, 植入与介入类医疗器械使 用后的原始资料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检查 3 份归档病历及相关记录) 。 用后必须保存原始资料记录。
上游行业会对医疗器械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生活水平提升以及医疗保健意识加强推动了医疗保健产品及服务的消费增加。
医疗器械行业技术进步、企业成长和市场扩展等都与上下游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上游行业的科技进步将直接影响到医疗器械的技术走向。国家的基础工业如橡胶、塑料、电子、钢铁、紧固件、有色金属等上游行业加工制造能力决定了医疗器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成本。
上游行业的科技进步将直接影响到医疗器械的技术走向。医疗器械行业的上游行业为医疗器械零组件制造,涉及的行业有电子元件、原材料、软件系统、新兴技术等领域。其中电子元件行业为大型医疗设备提供电子元件、电路板、芯片等电子零部件;原材料行业为医疗器械行业设备生产提供特殊材料等。
医疗器械产品开发流程及其生命周期管理
1、医疗器械的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分为设计开发策划、输入、输出、验证、确认和转换等阶段。在开发策划阶段,需要完成立项研究、项目计划等。设计输入阶段要考虑产品需求、法规要求和风险管理。设计输出阶段,如采购文件、工艺输出、产品技术要求等,均需详细记录并满足验证和确认要求。
2、在整个开发流程中,术语如生命周期管理、设计输入、输出、验证、确认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批记录则记录了生产过程的点滴,如同医疗器械成长的足迹。
3、第二章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与备案第十三条 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应当加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对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中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依法承担责任。
4、与2003版标准仅在1产品实现过程策划、2 设计开发输入提出风险管理的要求不同,新版标准在采购过程及外部供方控制、软件确认过程、培训策划、反馈信息收集等要求中均提到风险的识别及管理控制,从而进一步扩展了风险管理的应用范围,这将是医疗器械组织面临的新的挑战。